热线电话:19658795422

化妆品荧光增白剂367与39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解析及GB/T 40900-2021标准解读

GB/T 40900-2021标准解析了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393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技术,该标准详细介绍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化妆品中检测荧光增白剂367和393的方法,为化妆品生产、检测和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化妆品行业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荧光增白剂,作为在化妆品中广泛应用的添加剂,其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GB/T 40900-2021《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测定》标准的颁布,为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重点阐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测定中的应用。

化妆品荧光增白剂367与39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解析及GB/T 40900-2021标准解读,化妆品荧光增白剂367与39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解析及GB/T 40900-2021标准解读,标准解读,2021,质谱法,第1张

荧光增白剂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光,使产品呈现出更加明亮、鲜艳的色彩,在化妆品领域,荧光增白剂主要用于提升肤感、增强色泽、遮盖瑕疵等,部分荧光增白剂,如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引发过敏反应、毒性等问题。

为了保障消费者健康,我国于2021年正式发布了GB/T 40900-2021标准,明确了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检测方法,该标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进行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度高等显著优势。

标准解读

适用范围

GB/T 40900-2021标准适用于各类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测定,包括护肤类、彩妆类、发用类、口腔护理类等。

检测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具体步骤:

  1. 样品前处理:将化妆品样品进行适当稀释,加入内标溶液,采用固相萃取(SPE)或液-液萃取等方法提取荧光增白剂。
  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串联质谱(MS)进行检测,HPLC条件包括流动相、流速、柱温等;MS条件包括扫描方式、碰撞能量、离子源等。
  3. 数据分析:对检测到的色谱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内标法进行校正。

检测限和定量限

该标准规定了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检测限和定量限,荧光增白剂367的检测限为0.1mg/kg,定量限为0.3mg/kg;荧光增白剂393的检测限为0.1mg/kg,定量限为0.3mg/kg。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测定的应用

  1. 灵敏度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荧光增白剂,满足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安全检测要求。
  2. 特异性强:该方法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可以有效排除干扰物质,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准确度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高准确度,检测结果可靠,为化妆品生产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4. 操作简便: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操作步骤相对简单,易于掌握,适用于实验室常规检测。

GB/T 40900-2021标准的发布,为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测定的应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度高等优点,为保障消费者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持,化妆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荧光增白剂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化妆品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添加荧光增白剂的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