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牛品种保护与发展,DB36/T 1513-2021标准深度解读
《DB36/T 1513-2021标准解读》为吉安牛品种保护与发展开启了新篇章,该标准详细解读了吉安牛品种的养殖、繁殖和遗传保护等方面,旨在提升品种质量,促进吉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稳步前行,特色畜禽品种的保护与振兴愈发受到广泛关注,吉安牛,作为江西省吉安市的地方特色牛种,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品种特质,我国已正式颁布了DB36/T 1513-2021《吉安牛》地方标准,这一标准为吉安牛的保护、繁育与推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吉安牛品种保护与发展的新篇章。
DB36/T 1513-2021标准概述
DB36/T 1513-2021《吉安牛》地方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主导制定,旨在对吉安牛的品种保护、繁育、养殖以及产品加工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旨在提升吉安牛的养殖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该标准自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吉安牛品种特性
吉安牛,原产于江西省吉安市,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肉牛品种之一,其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 适应性强:吉安牛能够适应多种气候、饲料和环境条件,在山区、丘陵等地都能良好生长。
- 肉质优良:吉安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 繁殖力高:吉安牛的繁殖力较高,母牛产犊率高,后代生长发育迅速。
- 易于饲养:吉安牛性格温顺,易于饲养管理。
吉安牛保护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吉安牛,以下措施应予以实施:
- 品种资源保护:依据DB36/T 1513-2021标准,各地应加强吉安牛品种资源的保护,建立品种资源库,确保品种的纯正性。
- 繁育改良:通过引进优良品种、选育优秀个体等方式,提升吉安牛的遗传品质,增强其适应性和抗病能力。
- 养殖技术改进:推广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吉安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 产品加工与市场拓展:加强吉安牛肉深加工技术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空间。
- 产业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吉安牛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资本投入吉安牛产业发展。
DB36/T 1513-2021《吉安牛》地方标准的发布,为吉安牛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紧密围绕品种保护、繁育改良、养殖技术改进、产品加工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推动吉安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特色畜禽品种的保护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