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577-2022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全解析
《DB21/T 3577-2022》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解读,详细介绍了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旨在提升饲料生产效率,保障饲料安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工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其技术水平对养殖业的效益和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饲料利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并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2022年正式发布了《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DB21/T 3577-2022),本文旨在对该规范进行详细解读,为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DB21/T 3577-2022规范概述
《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DB21/T 3577-2022对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原料、设备、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该规范适用于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企业,旨在提升饲料生产质量,确保养殖动物的健康,推动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生产原料
原料种类
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原料主要包括谷物、豆类、秸秆以及饲料添加剂等。
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国家饲料原料质量标准,保证无霉变、无污染,并富含营养成分。
生产设备
设备类型
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发酵罐、混合设备、输送设备和干燥设备等。
设备要求
设备需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确保发酵过程中的菌种活力和饲料品质。
生产工艺
原料预处理
对原料进行粉碎、筛选等预处理,以满足发酵需求。
菌种接种
选用适宜的菌种,按照一定比例接种于原料中。
发酵
将接种后的原料置于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严格控制发酵温度、湿度等条件。
后处理
发酵完成后,对饲料进行混合、干燥等后处理,确保其达到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
感官指标
饲料的颜色、气味、形态等应符合标准要求。
营养成分
饲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应符合国家饲料质量标准。
安全性
饲料中不得含有禁用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检验方法
感官检验
通过观察、闻味等方法判断饲料的感官指标。
化学分析
采用化学方法检测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指标。
微生物检测
检测饲料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包装
饲料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饲料质量。
标签应清晰、完整,包含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饲料干燥、通风,防止污染。
储存
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光直射。
《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DB21/T 3577-2022的发布,为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户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生产和使用饲料,以提高饲料质量,保障养殖动物的健康,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