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9658795422

2022版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

《DB34/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详细介绍了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包括病状识别、防治措施等,该规程旨在指导油茶种植者有效防治饼病,保障油茶产量与质量。

油茶饼病,亦称油茶枯萎症,是油茶产业中广泛存在的病害之一,对油茶的生长与产量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应对这一病害,我国制定了《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DB34/T 4109-2022),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广大油茶种植者更好地掌握防治技术,确保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2022版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2022版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技术规程,第1张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DB34/T 4109-2022)解读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各油茶种植区域,旨在为油茶饼病的预防、诊断、治理及效果评估提供科学指导。

防治原则

(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强化油茶树种植管理,提升其抗病能力,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2)科学用药,合理施肥,依据病害发生规律,合理选用农药和肥料,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3)保护生态环境,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减少化学农药依赖,维护生态平衡。

防治措施

(1)品种选育,培育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油茶品种,增强油茶树的自然抗病能力。

(2)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及时修剪病枝、病叶,减少病原传播途径。

(3)土壤管理,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肥力,增强树体抗病性,深翻土地,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

(4)药剂防治,根据病害发生规律,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具体用药如下:

①发病初期,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

②病害严重时,可选用1%硫酸铜溶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5-7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

(5)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如释放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制剂,降低病害发生。

效果评价

根据防治效果,将油茶饼病防治效果分为以下等级:

(1)治愈率≥90%,评为优良;

(2)治愈率70%-89%,评为良好;

(3)治愈率40%-69%,评为合格;

(4)治愈率≤39%,评为不合格。

规程应用与建议

  1. 油茶种植者应熟悉《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DB34/T 4109-2022),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2. 加强油茶树种植管理,提升其抗病能力,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3. 科学用药,合理施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4. 推广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5. 定期对油茶树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株,防止病害扩散。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DB34/T 4109-2022)为我国油茶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广大油茶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应用该规程,为我国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