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473-2022,创新引领,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推动生态养殖高效发展
《DB33/T 2473-2022 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发布,引领高效生态养殖新篇章,规范池塘缢蛏养殖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推动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缢蛏作为一项关键的经济贝类,其养殖技术也在持续创新,为了促进缢蛏养殖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提升养殖效益,我国正式发布了DB33/T 2473-2022《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本文将围绕这一规范,对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进行深入解析。
背景与意义
缢蛏,作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富含营养价值,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缢蛏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传统养殖方式存在养殖密度过高、水质污染、病害频发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缢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制定了DB33/T 2473-2022《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旨在通过规范养殖技术,提升缢蛏养殖的效益和生态效益。
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养殖池塘的选择与建设
根据DB33/T 2473-2022规范,养殖池塘应位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的地点,池塘面积以2-5亩为宜,水深保持在1.5-2米,池塘建设需注重防渗、防逃,并设置进出水口。
底铺网养殖技术
底铺网养殖作为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具有降低养殖密度、改善水质、减少病害等优势,具体操作如下:
- 底铺网选择:选用无毒、耐腐蚀、抗拉强度高的材料,网孔以1-2厘米为宜。
- 底铺网铺设:在池塘底部铺设底铺网,网面与池塘底部保持10-15厘米的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 缢蛏苗投放:在底铺网上均匀投放缢蛏苗,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00-150尾。
水质管理
- 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池塘水质,确保水体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 控制养殖密度:根据缢蛏生长情况,适时调整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 防治病害:定期监测水质,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饲料、加强水质管理、使用生物制剂等。
饲料管理
- 饲料选择:选用优质、低污染的饲料,如浮萍、水草、人工配合饲料等。
- 饲料投喂:根据缢蛏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适时调整饲料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
- 饲料加工:将饲料加工成小块,便于缢蛏摄食。
实施效果与展望
DB33/T 2473-2022《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缢蛏养殖的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规范养殖技术,养殖户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量、改善水质、减少病害,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提升养殖技术水平,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养殖效率。
-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 培育新型养殖人才,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 加强政策支持,为养殖户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DB33/T 2473-2022《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缢蛏养殖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缢蛏养殖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