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9658795422

DB34/T 2021-2013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DB34/T 2021-2013》详细阐述了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内容涵盖病虫害识别、防治方法、环境控制等,旨在提高食用菌产量与品质,保障食品安全,规程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健康、营养、美味的食用菌需求也日益增长,在食用菌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始终是困扰种植户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食用菌的产量与品质,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我国出台了DB34/T 2021-2013《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我国食用菌种植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DB34/T 2021-2013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读,DB34/T 2021-2013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读,病虫害防治,第1张

DB34/T 2021-2013《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明确了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适用于我国食用菌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该规程详细阐述了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方法与措施,旨在提升食用菌生产效益,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防治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2. 科学用药,合理施肥: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肥料,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3.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防治方法

  1. 物理防治:通过清除病原菌、控制病原菌传播途径等物理方法,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如:清除病残体、覆盖塑料薄膜、设置隔离带等。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拮抗菌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如:释放捕食性天敌、利用拮抗菌等。
  3.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合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用。

防治措施

  1. 处理:在播种前,对食用菌进行消毒处理,以消除病原菌,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
  2. 土壤处理:在种植食用菌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
  3. 菌袋处理:在菌袋制备过程中,对菌袋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原菌侵入,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
  4. 环境控制:通过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如: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合理通风等。
  5. 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如:及时拔除病菇、清理菇床等。

DB34/T 2021-2013《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提供了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指导,通过遵循规程中的防治原则、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提高食用菌产量与品质,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