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05-2021稻田杂草防除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策略
本规程解析基于DB36/T 1505-2021,详细阐述了稻田杂草防除技术,内容包括杂草识别、防治方法、药剂选择、施用时机及注意事项,旨在指导农户科学、高效地控制稻田杂草,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稻田杂草的防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DB36/T 1505-2021《稻田杂草防除技术规程》作为我国稻田杂草防除领域的权威性文件,为稻田杂草的防除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本文将深入解析DB36/T 1505-2021规程,并探讨其在稻田杂草防除中的实际应用。
DB36/T 1505-2021规程概述
DB36/T 1505-2021规程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制定,旨在规范稻田杂草防除技术,提升稻田杂草防除效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该规程涵盖了稻田杂草防除的原则、方法、技术要求、药剂选择、施用技术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稻田杂草防除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稻田杂草防除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
- 科学用药,合理施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用,确保稻田生态环境安全。
- 合理轮作,优化耕作制度:通过实施合理轮作和优化耕作制度,有效降低稻田杂草的发生和蔓延。
- 加强监测,及时防治:强化稻田杂草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杂草,防止杂草大量繁殖。
稻田杂草防除方法
- 农业防治:包括稻田耕作、水稻品种选择、水层管理、施肥管理等。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抑制稻田杂草的生长。
- 物理防治:通过人工拔除、机械割除等方法,及时清除稻田杂草。
-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针对稻田杂草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施用。
药剂选择与施用技术
- 药剂选择:根据稻田杂草的种类、生长阶段、药剂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农药。
- 施用技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用,注意施药时间和方法,确保药剂效果。
注意事项
- 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定,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 合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防止稻田杂草产生抗药性。
- 加强稻田杂草监测,及时掌握稻田杂草的发生动态,制定合理的防除方案。
- 采取防治措施,降低稻田杂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DB36/T 1505-2021《稻田杂草防除技术规程》为我国稻田杂草防除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稻田杂草的种类、生长阶段、生态环境等因素,灵活运用规程中的各项技术,提高稻田杂草防除效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应加强稻田杂草监测,及时掌握稻田杂草的发生动态,为制定合理的防除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