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25-2021标准解析,甘薯抗食叶害虫技术规程应用与实践
DB36/T 1525-2021标准解读主要介绍了甘薯对食叶性害虫抗性鉴定的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阐述了甘薯抗性鉴定的方法、步骤和实施要点,旨在提高甘薯品种对食叶性害虫的抵抗力,保障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甘薯产业的迅猛发展,甘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其产量与品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在甘薯的生长过程中,食叶性害虫的侵扰成为了制约其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遏制甘薯病虫害的发生,提升甘薯种植的可持续性,我国正式发布了DB36/T 1525-2021《甘薯对主要食叶性害虫抗性鉴定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甘薯种植者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DB36/T 1525-2021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甘薯对主要食叶性害虫抗性鉴定的技术规范,旨在规范甘薯抗性鉴定试验的方法、步骤及结果评价,为甘薯抗性育种和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甘薯对主要食叶性害虫的抗性鉴定,涵盖甘薯叶蝉、甘薯夜蛾、甘薯卷叶蛾等多种害虫。
试验材料
(1)供试甘薯品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甘薯品种,包括抗性品种、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
(2)害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食叶性害虫,如甘薯叶蝉、甘薯夜蛾、甘薯卷叶蛾等。
试验方法
(1)试验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试验地。
(2)种植密度:根据当地生产习惯和品种特性确定种植密度。
(3)虫源准备:采集田间害虫或人工饲养,确保虫源充足。
(4)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
(5)施药时间:在害虫发生初期施药,确保害虫接触到药剂。
(6)调查方法:在施药后7天、14天、21天分别调查各处理区的害虫发生情况,记录害虫数量、受害程度等。
结果评价
(1)抗性等级划分:根据害虫发生情况和受害程度,将甘薯品种划分为高抗、中抗、中感、高感四个等级。
(2)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规程实施与注意事项
-
试验前应充分了解甘薯品种特性和当地害虫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
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试验结果应及时整理和分析,为甘薯抗性育种和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
-
在推广应用抗性品种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种植和管理措施。
DB36/T 1525-2021《甘薯对主要食叶性害虫抗性鉴定技术规程》为我国甘薯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实施该规程,有助于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推动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