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9658795422

DB42/T 1814-2022 夏播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

《DB42/T 1814-2022 夏播玉米栽培技术规程详解》详细介绍了夏播玉米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时间、土壤准备、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夏播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适用于我国湖北省的农业生产实践。

夏播玉米,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至关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的掌握对于提升玉米的产量与品质至关重要,DB42/T 1814-2022《夏播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玉米种植领域的一项核心标准,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夏播玉米的栽培提供详尽的技术参考。

DB42/T 1814-2022 夏播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DB42/T 1814-2022 夏播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病虫害防治,第1张

在DB42/T 1814-2022《夏播玉米栽培技术规程》中,对夏播玉米的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夏播玉米种植。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需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特性以及市场需求,挑选出适合种植的玉米品种,理想的品种应具备以下特性:高产、抗病、抗倒伏,且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品种的生育周期应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匹配,确保玉米能够在适宜的成熟期内收获。

播种

夏播玉米的播种时间通常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具体时间需依据当地的气候状况来确定,播种量应根据品种的特性和土壤的肥力状况来合理设定,一般每亩地播种量在1.5至2.0公斤,播种方式可以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保持在40至50厘米,株距20至25厘米,播种深度以3至5厘米为宜,以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底肥和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则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夏播玉米需水量较大,因此需根据土壤的湿度状况和气候条件适时灌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进行中耕除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根据品种特性和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进行植株调整,如去除雄花、去除蘖等。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选择抗病、抗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当病虫害发生时,应合理选择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收获

夏播玉米的成熟期通常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具体收获时间需根据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来决定,收获方式可以采用机械或人工,确保玉米籽粒充分成熟。

DB42/T 1814-2022《夏播玉米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北方地区夏播玉米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以提高夏播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